Skip to main content

历史

自 21 世纪初以来,通过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和四川大学科学家之间的交流,双方在科研领域一直保持着大学层面的联系。这种联系的特点是交流科研文化信息和沟通研究课题,从而建立起一种理解和信任的关系。现在,双方通过多种渠道进行交流。这有助于保护对话的主线不被切断。

自 2004 年签署 "国际教学科研合作 "协议以来,四川大学和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几乎在所有领域都加强了合作,重点是联合指导博士生、"地质环境工程 2+2 本科双学位项目 "以及多次互访。

2007 年 9 月,在中德科学促进中心的资助下,Michael Z. Hou 教授和谢和平教授在戈斯拉尔成功举办了中德 "二氧化碳和天然气地下封存相关问题 "研讨会。

在联邦下萨克森州和中国科技部的支持下,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和四川大学于 2008 年 10 月组织并协调 12 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发表了联合声明。该宣言强调了中德在能源领域的合作兴趣,并将扩展为长期的研究联盟。

由此产生了两个联合研究项目:

2007-20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际重点合作项目 "岩盐储气、储油洞室设计及气、油运行参数优化"

2008-2010:

中国科技部国际重点合作项目 "岩盐洞穴二氧化碳封存基础研究"

在中德合作的积极经验基础上,成立了中德 "二氧化碳地下封存与能源 "合作小组。该计划已提交给位于北京的中德经济发展中心。经德国研究基金会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这两个国家科学组织的积极评估,中德经济发展中心为该合作小组提供了为期三年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