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2010 中德文化论坛

地下储能

2010 年 7 月 6 - 13 日,中国:北京、金坛、上海、大庆

在已知的温室气体中,迄今为止政治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二氧化碳(CO2)上。考虑到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每年排放 6.1 亿吨二氧化碳,而德国是欧洲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每年排放 8 亿吨二氧化碳,两国合计约占全球排放量的 23%(中国:20%,德国:3%)。从全球角度来看,碳捕集与封存(CCS)技术可以为全球气候保护做出重大贡献。在全球能源危机的背景下,中国愿意在可预见的未来建造比德国多得多的原油和天然气地下储藏库。

2007 年夏季,中德两国科学家在戈斯拉尔举行会议,共同讨论地下储藏问题。他们得出结论认为,这种科学交流是一种富有成效的工具,应该继续下去。

因此,中德合作小组的想法应运而生,并制定了一项为期三年的合作计划。今年在中国举办的中德 "二氧化碳地下封存与能源 "研讨会和考察活动就是该计划的一部分。从活动的名称就可以看出,它由不同的部分组成。

首先是 7 月 6 日和 7 日在北京举行的为期两天的 "二氧化碳地下封存与能源 "会议。

其次是参观金坛的盐穴天然气封存和 2010 年上海世博会。

第三项活动是参观大庆油田,并举办 "提高石油采收率与钻井新技术 "研讨会。

组委会邀请感兴趣的科学界、工业界和政府部门参加本次会议和以下考察活动。

项目

相册